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曳杖歌(《诗纪》云。一作梦奠歌。亦见《家语》。) 先秦 · 无名氏
 押词韵第三部
檀弓曰: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云云。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遂趋而入。夫子曰:予畴昔之夜。梦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终。
泰山其颓乎。
梁木其坏乎。
哲人其萎乎(○礼记檀弓上。《家语》终记解。《书钞》百六、百三十三。《御览》四百、五百七十、七百十。《诗纪前集》一。)
成人歌 先秦 · 无名氏
檀弓曰: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闻高子皋为成宰。遂为衰。成人歌曰:
蚕则绩而蟹有匡。
范则冠而蝉有绥。
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礼记檀弓下。《诗纪前集》一。)
原壤歌 先秦 · 无名氏
 押先韵
檀弓曰: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椁。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歌曰云云。夫子为弗闻也而过之。
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礼记檀弓下。《家语》屈节篇。《白帖》十八。《御览》五百十三、五百五十二、五百七十。《诗纪前集》一。)
孔子 其二 春秋末鲁国 · 鲁哀公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三
天不遗耆老,莫相予位焉。
呜呼哀哉!
尼父(《礼记·檀弓》)
季劄之子葬题字 春秋鲁国 · 孔子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三
于虖!
有吴延陵君,子之(碑拓本,又见《淳化帖》《绛贴》,字数次第不同。季子聘上国,丧子于嬴博之间,见《檀弓》。此盖孔子使子贡观葬后题字。读此当以「于虖」句,「有吴延陵君」句,「子之葬」句。唐宋人不识篆文,释葬为墓,也。)
芑梁妻歌 汉 · 无名氏
 押支韵
芑梁妻歌者。齐邑芑梁殖之妻所作也。庄公袭。殖战而死。妻叹曰: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外无所依。内无所倚。将何以立。吾节岂能更二哉。于是乃援琴而鼓之曰云。曲终遂自投淄水而死。
乐莫乐兮新相知。
悲莫悲兮生别离
哀感皇天兮城为隳(琴操作坠。《水经注》作之坠。○琴操上。水经沭水注。《御览》百九十二。《诗纪前集》四。○逯案。齐侯袭杞梁死之事。见左襄二十三年传。然左氏仅谓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又礼记檀弓、《韩诗外传》亦只载杞梁妻哭夫事。并无哭城与城崩之说。《列女传》、《说苑》始谓杞梁死。其妻向城哭而城崩。今琴操既同此说。叙事亦与《列女传》雷同。知歌辞之作。必在前汉以后也。又崔豹《古今注》谓杞梁妻歌乃杞梁妻妹明月所所作。与此当不同。)
苏堪六十生日 其三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诐辞知蔽遁知穷,末世逃禅等捉风。
得正由来出生死,先生密语在檀弓
深衣吉凶通服说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一八、《文山全集》卷一○
《深衣篇》大槩三节。
第一节言其制,「短无见肤,长无被土」以下是也。
第二节言其义,「规者行举手以为容」以下是也。
第三节言其用,「可以为文,可以为武」以下是也。
此虽三节,然毕竟义为之主。
故篇首曰:「以应规矩,绳权衡」。
文坦易明白,前辈解之悉矣。
独吉凶通服,犹有可疑。
或谓考之本篇曰「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而不曰「可以吊丧,可以受吊」;
曰「善衣之次」,而不曰「丧服之次」。
虽其间有「孤子则纯以素」一语,近于丧服,则又曰,郑氏注「年三十以下无父称孤」,则是无父而服,此衣当用素纯耳,非孤子于居丧之中可以此代丧服也。
其必以为吉服之说如此。
然愚尝参互经传,博采旁證,则此虽吉服,未见其不可通于凶事。
按《檀弓》:「将军文子之丧,既除服,而后越人来吊,主人深衣练冠待于庙,垂涕洟」。
注云:「深衣练冠,凶服变也。
盖既除丧,则不当复衣丧服,故以深衣受吊」。
以丧服一变而即用深衣,则深衣虽谓之丧服之次可也。
虽与「善衣之次」之说相反,正足以见其互相发明耳。
曾子问:「亲迎女在涂而婿之父母死,如之何」?
孔子曰:「女改服布深衣,缟总,以趋丧」。
注云:「妇人始丧未成服之服」。
盖成乎妇则成乎妇服,惟其未成妇也,不可以衰,故趋丧以深衣。
然则此亦凶服之变也。
今世女子未闻有服深衣者。
然以此事考之,凶事而可服其服,于吉事可知也。
注云:「礼教久废,故女遂废此衣耳」。
按《杂记》:「大夫卜宅与葬,曰有司麻衣布衰」。
注曰:「麻衣,白布深衣而著衰焉。
此服非纯吉,亦非纯凶也」。
夫衰,凶服也;
深衣,吉服也。
衰之下有深衣焉,故非纯凶;
深衣之上有衰焉,故非纯吉。
由此论之,深衣不专用于吉事,又可见也。
按《间传》:「大祥素缟麻衣」。
注云:「麻衣十五升布。
深衣谓之麻者,纯用布,无采饰也」。
盖大祥已除衰杖,本须服吉,然使便用采饰之服,则孝子之馀哀未忘,必不安于此。
故鲁人朝祥而暮歌,子路笑之;
有子既祥而丝履组缨,记礼者讥之。
此所以用深衣者,盖在不衰不采饰之间也。
按《丧服记》:「公子为其母麻衣縓缘」。
注云:「麻衣,小功布深衣。
以麻为小功布者,以大功降云。
公子之庶昆弟为其母,若父卒,为母大功;
父在,降大功一等,用小功布深衣」。
以此證之,深衣固为大祥之服,而亦为小功之服,但大祥缘以布,小功缘以縓耳。
夫以《深衣》正篇,本专为吉服而言,然略以此数节推之,其于凶服亦自可通。
大槩丧服皆用布,而以精粗为轻重之等。
郑氏云:深衣用十五升布,鍜濯灰治,升八十缕,则是千二百缕为经。
此今世极细之布也」。
然则深衣之所以为吉服者,以其布之精密。
又布易得而难损,取其贵贱可以通服。
经所谓「完且弗费」,注所谓「可苦衣而易有」者也。
而揆之丧服,则用布适同,而为色又相似,且经鍜濯灰治,故止可用于服之轻者耳。
非如他衣服用缯帛采色,则专当施于吉,而不可通于凶也。
此正如近世凉衫耳。
阜陵以前,士大夫皆以为会聚之常服,其后遂于吊丧用之。
则亦以其颜色可通之故,正此类也。
但是深衣之制,领缘不同,其间纯以绩者,乃是以尽饰为美,此恐专为吉服,而不当与凶服通。
至于用素用縓,自是丧服本色。
独用青者,则通于吉凶之间,皆无舛耳。
若夫冠屦一节,却欠商议。
今人谓服深衣必须用某冠某屦,此恐未明。
盖冠屦之制,《深衣》正篇既不曾见明言,而其散见于他传者,其冠亦各有变。
将军文子之丧,主人深衣练冠,是受吊之时,方用练冠也。
其施之吉,则固有他冠矣。
如女用深衣之缟总,则趍丧而后变用缟总也,其在平时必他有以为之总者矣。
又如汉制,乘舆服深衣,则用通天冠,高九寸,是天子而后有此冠也。
推而下之,诸侯大夫士以至庶人,岂当拘于一冠矣乎?
切意深衣有一定不易之制,而本篇所以不载冠屦者,恐冠屦当是从时耳。
何以辩之?
夏之冠曰毋追,殷之冠曰章甫,周之冠曰委貌,又曰元冠。
三代之冠,其制已各不同。
有虞氏深衣而养老,则深衣自虞氏已有之。
此时自须用虞氏之冠,尚不及有三代之冠也,又安得所谓某官者?
以是推之,深衣则古矣,而冠屦则无定制也。
孔子少居鲁,衣逢掖之衣;
长居宋,冠章甫之冠。
衣少所居之服,冠长所居之冠,二者参用,各随其宜,初不必曰鲁服则鲁冠,宋冠则必宋服也。
以圣人之于时且然,况今世而服深衣者,其为冠屦也,既不载于经,则其随时也为得矣。
必欲用某冠某屦,则恐又失之泥也。
然则所谓随时者宜何如?
其以深衣为吉服,则今之缁冠为不必易也。
如其以为凶服,则受吊者固当以檀弓练冠为法,而往吊者亦须如之,玄冠不以吊故也。
呜呼,礼之时义大矣哉!
器数之精微,制度之详密,虽以夫子之圣,不敢自谓生知,而屈意于一问。
区区何人,乃敢率其胸臆,评论千载之上,多见其不知量也!
虽然,亦识其所见云尔,尚以俟有考者。
释疑 东晋 · 虞喜
 出处:全晋文 卷八十二
若如郑意,既祔明月练而祭,又明月祥,此则葬至祥,合为三月,适足为一时,何得言不同时而除?
练祥皆周之正数,再祭当为练祥,不得阙而用示覃。
又案:袁准云「有练无祥」,失之矣。郑玄言练祥是也。余谓丧服既终,葬已逾月,然犹再祭者,存其大制耳。此二祭,盖同日而异时,时谓日也,非三月之时,礼亦有一日再祭。《檀弓》云:「是日也,以吉祭易丧祭。」(《通典》一百三)
开封府新出宋嘉祐石经檀弓一石戊辰 清 · 翁方纲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六十二
三字石经邈不传,谁以篆楷追邯郸
至和摹勒到嘉祐,杨章胡辈来书丹。
秀水朱十作经考,付之沦佚空嗟叹。
吾犹获见书及礼,礼则冢宰春官
庶徵之晢献之(《洪范》「曰晢」从日。《司尊彝》「诸臣之所昨」,「昨」篆作「醋」。),可希古本旧观还。
若得诸经尽如此,奚烦解诂增与删。
异哉新墨得此本,寥尔六列磨非完。
小功不税至祖奠(祖奠「奠」字依郑用之。),模糊不止苔花斑。
亟装春官旧拓后,欲续洪释收丛残。
谁将南仲友直笔,概作同日挥豪观。
其箕于乌岂假借(内「于」皆篆「乌」,「其」皆篆「箕」。)鲁鱼亥豕等误刊。
惜未广搜诸石迹,得悉尔时群力殚。
庶区左立暨孙表,审定王曜刘宽
浚仪草窗诸老辈,未得斋庑同盘桓。
聊取苍茫汲古意,莫轻佛刹碑阴看(石得于观音寺碑石之后。)
正楷亦逊周官手,唐石直拟虞戈攀(去年见唐刻《永兴庙堂碑》原本,惟嘉祐石经《周官》楷书极肖。)
论文校艺附经训,万古霁照流琤潺。
寄钱藩伯王庶子苏斋对话秋宵阑。
文伯朝母图(为李母寿) 明 · 廖道南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四十二 故实类
我闻文伯之母为敬姜,慈训谆复称温良。
檀弓记礼辨法象,师亥闻乐徵明章。
何如李母昭懿德,生长金闺闲内则。
鹤发酡颜照北堂,翚冠翟服辉南国。
板舆徙倚赴衡阳,仙子翩翩岁举觞。
南岳玉砂金鼎液,西池瑶水紫霞浆。
兹晨何晨夕何夕,湘草萋萋映江碧。
何处天风生海涛,蟠桃结实纷如玉。
紫薇精舍为陆孟昭赋其父别号怡晚 其三 明 · 何乔新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文穆遗墟草树荒,仙郎重此卜玄堂。
一盂麦饭浇寒食,几勺椒浆酹夕阳。
山势犹存前古胜,薇花还发旧时香。
檀弓读罢凭轩望,宿草芊芊思感伤。
至圣夫子像明世宗时瘗今资福寺后山长沈公培土为冢垣周之率诸生行舍奠礼恭纪 清 · 汪中
 押词韵第二部 出处:容甫先生遗诗卷三
泽宫既穆卜,东徙得轩敞。
衮衣肃天表,夏屋封吉壤。
太牢缺命祀,有司亡簿掌。
百年荫乔木,地灵见滋长。
牛羊(一作羊牛)不敢践,风雨蔽尘坱。
师儒坐胶序,秀士列州党。
岂念鲁城北,习礼时一上。
先生秉至教,正学距群枉。
来嗣临川席,犹见杏坛丈。
出游过佛寺,瞻拜心怆恍(一作恍)
束脩解橐中,官物惜公帑。
尚行夫子志,马鬣存(一作相)规仿。
筑墙封四周,贞石立高榜。
远山霭青翠,秋气浮沆砀。
竹树交城阿,风(一作云)日共骀(一作)荡。
释奠羞牲鱼,昔(一作旨)酒荐尊盎。
乐备(一作六)佾舞,礼简罢尸象。
斯文当在兹,庶几精意享(一作旁)
圣人不可作,威仪感梦想。
法由图画变,事(一作制)非释(一作佛)老攘。
诏书始元丰,郡国尽(一作画)塑像。
迁庙礼既成,夹室藏可仿。
鲁人观礼器,墓祭自畴曩。
檀弓言物始,斯道固宜广。
贤者在(一作居)人国,举措为世仰。
一事预名教,竭力务培养。
况复神所依,祀典通肸蚃。
肃对在天灵,森然动精爽。
忍见陵谷移,呜呼委榛(一作草)莽。
中也陪执事,于心劳向往。
车服展遗物,金石聆幽响。
(一作肃)观典礼盛,忠敬非外强。
作歌告后世,用配两庑飨。
后怀人十五首 其十一 符药林农部(与吴绣谷厉樊榭等七人为南宋杂事诗。以河工起家。) 清 · 严遂成
七言律诗 押佳韵 出处:海珊诗钞卷第七
南宋蒐罗七子偕,云无心出到江淮
张讥麈可松枝代,思远冰于暑月怀。
能与檀弓言物始,偶闻牛铎识音谐。
退朝今辄得佳语,拄笏西山爽气佳。
题黄君以发拟文公书院梁文及赋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滔天笔势百川东,小待清霜万壑空。
能草子虚上林赋,更须收敛入檀弓
山中秋夜感兴 其十八 明 · 王渐逵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圣门仁礼立双轮,表记檀弓语更真。
我爱关西传此脉,独将遗教觉斯人(圣人教人,以仁为先,其次则在于礼。横渠拈出以教学者,便切实。)
仪礼注疏序 唐 · 贾公彦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四
窃闻道本冲虚。
非言无以表其疏。
言有微妙。
非释无以悟其理。
是知圣人言曲。
事资注释而成。
至于周礼仪礼。
发源是一。
理有终始。
分为二部。
并是周公摄政太平之书。
周礼为末。
仪礼为本。
本则难明。
末便易晓。
是以周礼注者。
则有多门。
仪礼所注。
后郑而已。
其为章疏。
则有二家。
信都黄庆者。
齐之盛德。
李孟悊者。
隋曰硕儒。
庆则举大略小。
经注稍周。
犹登山远望。
而近不知。
悊则举小略大。
经注稍周。
似入室近观。
而远不察。
二家之疏。
互有修短。
时之所尚。
李则为先。
案士冠三家。
有缁布冠皮弁爵弁。
既冠。
又著元冠见于君。
有此四种之冠。
故记人下陈缁布冠委貌周弁。
以释经之四种。
经之与记。
都无天子冠法。
李云委貌与弁。
皆天子始冠之冠。
李之谬也。
丧服一篇。
凶礼之要。
是以南北二家。
章疏甚多。
时之所以。
皆资黄氏。
按郑注丧服。
引礼檀弓
绖之言实也。
明孝子有忠实之心。
故为制此服焉。
则绖之所作。
表心明矣。
而黄氏妄
哀以表心。
绖以表首。
以黄氏公违郑注。
黄之谬也。
黄李之训。
略言其一。
馀足见矣。
今以先儒失路。
后宜易涂。
故悉鄙情。
聊裁此疏。
未敢专欲。
以诸家为本。
择善而从。
兼增已义。
仍取四门助教李元植详论可否。
佥谋已定。
庶可施矣。
函丈之儒。
青衿之俊。
幸以去瑕取玖。
得无讥焉。
给事服满之京 元末明初 · 胡奎
剖松见贞心,裂竹知直节。
所以君子交,不学儿女别。
我随贤王驾,聿来古洪都
给事偶相见,长身美多须。
昂昂九皋鹤,清声振寥廓。
三载读檀弓,一朝登凤阁
南浦水如天,开帆月正弦。
风恬鲸浪稳,人识孝廉
子乘驷马车,蹴蹋长安道
倾盖各有时,何须论迟早。
笑呼麻姑酒,送别豫章城
愿言令德,忠孝在兹行。
书徐经坂先志(志云:生气血泽,就澌趋尽,精神魂魄,即夜循天) 南宋至元初 · 陈杰
 押阳韵
青霞馀绚皆成章,虎变龙匿超故常。
异时欣然读奇崛,触眼惨淡令人伤。
矢心为词血为笔,沈恨欲诉天茫茫。
波澜收卷见至性,星斗隐翳回幽光。
题将片石寄冥漠,意与万古生凄凉。
山灵护持夜半泣,悲风著木春无芳。
伯庸罔极白日短,龙舒归梦青山长。
万钟不解羊枣痛,一死傥补南陔亡。
载之实录非虚誉,斯文知心地下郎
檀弓孝经不浪许,椽笔足徵老玉堂(自注:赵庸斋作墓碑云然。)
郭索秋肥咸字二十韵 清 · 龙岭
五言排律 出处:石菌山斋诗稿
风味尊前动,烹调问老馋。
承筐识珍典,解甲看儖儳。
应节诚堪重,由来固不凡。
无肠公子性,多足使臣衔。
丸就通潮汐,珠成乱灂瀺。
一横方外现,大美自中函。
戈戟非徒勇,雌黄讵好谗?
佳肴夸海错,奇货炫民岩。
水草霜初落,涂泥欲芟。
橙香馥郁郁,姜嫩指纤纤。
怪雨浮瑶柱,腥风入鲎帆。
簖随波远涨,穴觅岸深嵌。
半壳金膏卧,双螯玉雪劖。
中庭宝鼎,左手挽青衫。
酒点新开,汤烹旧获毚。
龙团惊灿灿,凤味笑嗛嗛。
池面何妨拍,州城那畏监?
人非矜口腹,味自出酸咸。
久向檀弓得,休将尔雅詀。
秋来如可换,苏子有诗缄。